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我想要有個家
深受大坡池鳥類生態多樣性所感動,藝術家陳正瑞創作出六件鳥巢般的作品,視線由主體往池面延伸,可見綿延不絕且造型各異的竹編構造,除了希望能提供鳥類們棲息停留的處所,也象徵人類依附自然而生的安全感及歸屬感。此創作安排在賞鳥屋旁的草地,鳥兒自由地在作品上停留與離去,提供遊客能有更多觀察與互動的機會。
含200萬旅行業責任保險及20萬意外醫療險
深受大坡池鳥類生態多樣性所感動,藝術家陳正瑞創作出六件鳥巢般的作品,視線由主體往池面延伸,可見綿延不絕且造型各異的竹編構造,除了希望能提供鳥類們棲息停留的處所,也象徵人類依附自然而生的安全感及歸屬感。此創作安排在賞鳥屋旁的草地,鳥兒自由地在作品上停留與離去,提供遊客能有更多觀察與互動的機會。
透過這件雕塑中,長居池上的英國藝術家Martyn Barratt希望引起人們對大坡池及其周圍環境的關注。期待觀者能夠看到自己和其他人在鏡中的反映,同時反思自己在自然中的角色及位置。本件作品利用臺灣路邊常見的反光鏡,因為藝術家本身對它們如何改變自己對於風景的看法而深深著迷。多面的鏡子將與水面的反射和陽光所造成的陰影交錯結合,自然地創造出千變萬化的景象。
2020藝術季中的不可錯過最受歡迎作品之一。阿美族藝術家范志明以數千根漂流木所打造一位擁有歲月與智慧,坐在池邊垂釣的老人面對大坡蓮花池,眼神手指關節表情都栩栩如生是難得的藝術品,彷彿也邀請來客們陪他坐坐。
。
來自日本的吉田敦老師, 在臺灣定居長年的時間。對於土地環境的觀察與省思,希望喚醒大眾對於環境的重視,並將他的真心表達於作品中。他說:「用創造力表達生活環境, 也是藝術家該做的事情,必須重視生活周遭,並活在此處」靜靜地坐在這裡凝望塵土仰望天空,原來等待我的,是你手中那一縷美好。
來到台東鹿野,喚起了童年的記憶,鹿野除了熱氣球嘉年華之外,引人注目就是放眼望去那一片又一片鳳梨田,屬於一家柑仔店,口碑相傳柴燒鳳梨乾像一朵朵像向日葵甚是好吃,店主將阿嬤的柑仔店重新改造,卻沒有像連鎖品牌便利商店到處設立、也沒有賣任何一個大眾耳熟能詳的商品,這裡有的是在地農民的心血結晶, 鳳梨冰棒也是大推薦喔(加贈鳳梨冰棒如遇缺貨則改以其他商品取代) !
台南美術館美呆了 ! 來到這裡不打卡怎麼行 !樓梯跟窗戶有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超文青,美術館裡還有老樹跟庭園好好拍~千萬不能錯過 !
。
前身是台南市警察署, 於1931年落成, 為折衷主義裝飾藝術式樣(ART DECO)風格建築, 1998年被指定為台南市市定古蹟。本館兩館舍由石昭永建築師及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坂茂建築設計事務所共同設計建造,建地面積達2萬餘坪,新舊建築的重生與興建,期盼作為臺南藝術發散與收攏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