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稻埕
台北大稻埕和迪化街商圈,近年來經過重新建置規劃後,大稻埕老街加入了許多美食店和創意店鋪,除了可以在大稻埕的碼頭市集重溫當時最繁華港口的記憶,欣賞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傳統的閩南平房及明亮的紅磚洋樓等特色建築,邊逛茶行、布行、中藥行等傳統商行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其他知名景點包括台北霞海城隍廟!(圖片來源:台北旅遊網)
報名資訊:
台北大稻埕和迪化街商圈,近年來經過重新建置規劃後,大稻埕老街加入了許多美食店和創意店鋪,除了可以在大稻埕的碼頭市集重溫當時最繁華港口的記憶,欣賞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傳統的閩南平房及明亮的紅磚洋樓等特色建築,邊逛茶行、布行、中藥行等傳統商行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其他知名景點包括台北霞海城隍廟!(圖片來源:台北旅遊網)
位於迪化街1段的霞海城隍廟,建於西元1856(咸豐六年),雖沒有巍峨之廟貌,然其信仰圈極廣、香火鼎盛,每逢迎神賽會總是熱鬧非凡、位為地方大事,與大稻埕的地方發展息息相關。城隍廟內主祀霞海城隍老爺,從祀二判官(文、武判)、謝范二將軍(七、八爺),配祀三十八義勇公。城隍夫人、八司官、八將軍、馬使爺、及月下老人等。
城隍廟在坊間傳說中,還有著1段神蹟故事。1884年,中法戰爭時,法軍來攻臺灣,當時的臺北人來此虔誠祈禱霞海城隍爺的保護。城隍爺果然大顯靈赫,最終法軍只到五堵為止就被擊敗,未能攻佔臺北,所以民間都尊稱霞海城隍為威靈公。(圖片來源:台北旅遊網)
永樂市場是全臺的大型布市,各式花樣美麗、質感精緻的紡織布匹,令人目不暇給,不管是本地的或進口的,總是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而旁邊巷弄裡各種衣物周邊零件、配件、蕾絲、繡花也一應俱全,吸引著許多時尚設計、表演藝術的創作者來此尋寶,而永樂市場總能滿足不同買家對織品的各種要求。附近巷弄裡還有一些美味的古早味小吃,讓人到此總是能沉迷其中,流連忘返。(圖片來源:台北旅遊網)
隨著四季更換造型花壇,綠草為底,花卉點綴其中,四周環繞水流,整點時會播放音樂。
潺潺的溪水聲不絕於耳,從最上方的瀑布順勢流到下游,陽光穿過樹林透映到小橋下的清澈溪水,這個地方藍的更美更明顯,宛如被施了神奇的魔法才會變成夢幻的冰藍色,說是仙境也不為過。
是臺北市範圍最大的夜市,也是國外觀光客造訪臺北必到的觀光夜市,佔地十分寬廣。來逛夜市的人大都以美食與購物為主,這裡有各式各樣新奇好玩的商品與美食,吸引大批的人潮。這樣特殊的夜市文化,是臺北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多樣的美食小吃,可說是臺灣美食大集合,像金黃色的超大雞排,香噴噴的「豪大大雞排」外脆內嫩; 吃上癮的「串烤」;香氣四溢的「士林大香腸」;會噴湯汁的「上海生煎包」;包著滿滿紅燒肉、蛋酥的「潤餅捲」;甜甜鹹鹹的「大餅包小餅」嚼勁十足;熱騰騰的「藥膳排骨湯」補補身子;特有的生炒花枝、青蛙下蛋、三兄弟豆花、蔥油餅、炒蟹腳等,都是令人直吞口水的美食小吃,讓人駐足不前、流連忘返。
碧潭吊橋,原名「碧橋」,位於臺灣新北市新店區之碧潭風景區內,近臺北捷運新店站,跨越新店溪。橋體為雙塔雙鉸單跨式吊橋,橋塔間長200公尺、橋長186.6公尺、寬度3.5公尺、海拔30公尺,可乘載約1,000人。1937年8月竣工,2013年8月5日公告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碧潭吊橋也是新店區區徽主要的組成元素。
位於新竹市北區中山路上,列屬二級古蹟,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台灣之最,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為城隍,所以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新竹都城隍廟廟埕的巿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也是在地老字號美食、小吃、老店雲集的一級戰區。
臺灣米粉的起源,是由老鍋米粉的渡台先祖郭乾兄弟帶著郭泉等四個小孩,當時郭氏兄弟由淡水登陸,再遷居至新竹務農種稻,發現新竹的風很強勁,適合風乾米粉,於是開始在農餘閒暇時製作米粉,因為風味極佳,成為當時宴客的時髦好料,吸引了附近農民的爭相學習,成為當時新竹農戶的重要副業。為了讓大家對新竹米粉產業文化有更深的認識,老鍋米粉成立了全國第一家以米粉為主題的「米粉博物館」,從米粉歷史、演進過程等加以搜集整理展出。成立「老鍋休閒農莊」研發手工米粉DIY機器,供遊客米粉等各式DIY等活動,使遊客更瞭解百年來臺灣米粉產業歷史,是兼具休閒與食農教育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