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宮+老街
香火鼎盛的朝天宮每年遊客人數至少有600萬,每年農曆一月至三月更是進香盛期,若您來到這裡參拜,參拜完畢意猶未盡可以到後方的文化大樓樓頂的馬祖景觀公園,樓頂為景觀公園,亭台、樓閣、曲廊、花園一應俱全,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即是高40.5公尺的媽祖石雕像;若餓了也能前往廟前老街附近小商圈品嘗週遭美食,傳統大餅、蒜頭、花生、蠶豆、番薯餅更是北港伴手禮,前往北港,接觸笨港文化、品嘗北港美食。
報名資訊:
香火鼎盛的朝天宮每年遊客人數至少有600萬,每年農曆一月至三月更是進香盛期,若您來到這裡參拜,參拜完畢意猶未盡可以到後方的文化大樓樓頂的馬祖景觀公園,樓頂為景觀公園,亭台、樓閣、曲廊、花園一應俱全,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即是高40.5公尺的媽祖石雕像;若餓了也能前往廟前老街附近小商圈品嘗週遭美食,傳統大餅、蒜頭、花生、蠶豆、番薯餅更是北港伴手禮,前往北港,接觸笨港文化、品嘗北港美食。
北港朝天宮舊稱天妃廟或天后宮,為了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才改名為朝天宮。創建於清康熙33年(西元1694年),因神蹟靈驗,已成為全國三百餘座媽祖廟的總廟,外觀輝煌。廟中供祀天上聖母、鎮殿媽、湄洲媽祖、觀世音菩薩等神像。廟內的樑架結構及木雕皆出自於名匠之手,如廟埕外石欄杆柱上四海龍王之石雕像,每尊姿態各異,氣勢雄健,還有以米字形做出斗拱結網構造而成的藻井,整座寺廟不論是小至窗花上的人物表情動作的刻畫,大到氣勢雄偉的盤騰龍柱,作工之精巧細緻,無異是結合了宗教與藝術精品的綜合體。
環繞著舞台的音樂廳,採用全臺獨一無二的葡萄園式座席設計,獨特的設計讓不同高度位置的觀眾,同樣享受最佳的聲音與視野,讓人離舞台更近,近距離感受指揮與演奏家的魅力,沉浸在視覺與聽覺的饗宴中。
過去為軍事新訓中心的衛武營,經過多方的努力,搖身一變為東亞最大的演藝音樂場館,由荷蘭建築師法蘭韾.侯班(Francine Houben)以盤根錯節、虛實交錯的老榕樹群作為靈感來源,開啟建築師無限的想像,成精心設計的動線讓來自各地的旅人都恣意進出場館,不僅將藝術融入在地生活,更是展現高雄獨樹一格的建築美學。
在享受國家及音樂劇與演奏家的魅力之餘,不妨逛逛園區附設風格選物店及餐廳,讓人度過悠閒的午後時光,還能選上幾件充滿藝文氣息的伴手禮;而戶外設有戶外劇場,坐擁觀賞夕陽絕佳視野,開放式空間更能感受到薰風吹拂,並與衛武營都會公園相鄰,聽音樂會、看歌劇、散步踏青、體驗野餐樂趣,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悄悄地把藝術融入生活之中,成為在地人度假的私房景點。
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對面的衛武迷迷村是高雄熱門IG 打卡景點,來自全球各國的彩繪藝術家與台灣在地藝術家把整個衛武迷迷村社區大樓當成畫版,城市水族館、3D森林秘境、珊瑚羚羊、水母與猴⋯到處充滿童趣與繽紛的場景,一幅幅巨大彩繪作品超有看頭,不定時都還會有新作品呈現,整個風格與其他喜歡用卡通為主題的彩繪村很不一樣,真讓人有種在參觀美術館的感覺。
貢多拉是威尼斯境內特有的交通工具,由船夫站在船尾划動,當船伕在划船的同時歌唱更是浪漫威尼斯的代表。
從福爾摩沙、打狗、鹽埕到駁二,自漁鹽、製糖、工業到藝文,將這一塊濱海地帶的人文歷史與核心價值,以各種創意手法濃縮在駁二「舊事倉庫」裡。
以地洞影片為駁二歷史揭開序幕,帶我們回到三百年前的福爾摩沙小漁村,在海底洋流的空間氛圍中,打狗的發展一幕幕以新舊交融的影像出現眼前。
大港橋是全台灣首座水平旋轉景觀橋樑,也是亞洲最長的跨港旋轉橋,可供行人及自行車牽行,建成後駁二藝術特區到蓬萊棧庫群,從原先30分鐘的步行時間,縮短成只需2分鐘便可到達對岸景區,每次開合約在3分鐘可完成水平運轉,想看大橋動起來的遊客千萬不要錯過!(圖片來源IG帳號:khbte1039及yunasiao43及yiming0205)
這邊的鐵道古蹟保存狀況十分完整,是全臺灣唯一可以進行動態復駛的百年火車站。
往來於鼓山和旗津之間的渡輪,是最能代表港都高雄的在地風情,而旗津不但是高雄人夏天出遊首選,具在地特色的美食更是很多遊客的最愛,80年歷史的餛飩麵、要抽號碼牌的蕃薯椪、海味十足可以邊走邊吃的炭烤小卷等,沒吃過這些等於沒到過旗津。
旗後山的旗津隧道原為軍事戰備隧道,隧道於2005年整建,成為星光隧道供遊客及自行車族使用,出隧道口即是旗後山下的旗津灣峽,浪花拍打在高聳陡峭的石灰岩璧,呈現壯闊原始的海景。無論步行或騎車,都是遊客身心視野的驚豔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