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百年藝閣遊街
藝閣起源於清朝,傳入台灣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早期以牛車或人力搬運,如今則改用汽車載運,發展為獨具特色的「妝台閣」。車上裝設樓台亭閣,由兒童裝扮成民間神話故事中的人物,並向民眾拋撒糖果、玩具、餅乾等平安小物,象徵神明賜福,接到者無不欣喜。近年來,為了吸引民眾目光,藝閣車的平安小物越發多元,從基本的糖果、餅乾到泡麵、玩偶,甚至新鮮蔬果、水桶、好神拖等應有盡有。民眾為了接到這份祝福,也發揮創意,出動紙箱、雨傘、斗笠、漁網、洗衣籃等工具,希望收穫滿滿。
打造一台藝閣車極為考究,融合木雕、彩繪、機械、電工等工藝,宛如移動廟宇,並呈現「女媧補天、唐明皇遊月宮、哪吒鬧東海」等傳統故事。每年藝閣遊行熱鬧穿梭北港街頭,不僅展現地方文化與工藝,更凝聚居民情感,傳承這份世代共同的記憶。
照片來源:IG huang_shun_hsuan 提供